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,同样是守护天空的防空导弹,发射姿势却不一样:有的仰着竖直起飞(像红旗?17),有的斜着“趴”在发射架上直接冲出(像红旗?7)。这不是随意选择——不同发射方式背后藏着“怎么打仗”的讲究。 先把两种姿势说清楚。所谓“躺射”(专业上叫倾斜发射),是导弹出厂或装在发射架时呈一定角度,点火后一头朝目标方向冲出;“站射”(垂直发射)则是导弹竖直放在发射筒里,先直上升空再根据雷达指令转向目标,或者先喷一股力把导弹弹出箱外再点火。 哪种更好并没有绝对答案,关键看作战需要。决定因素之一是“...
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,同样是守护天空的防空导弹,发射姿势却不一样:有的仰着竖直起飞(像红旗?17),有的斜着“趴”在发射架上直接冲出(像红旗?7)。这不是随意选择——不同发射方式背后藏着“怎么打仗”的讲究。
先把两种姿势说清楚。所谓“躺射”(专业上叫倾斜发射),是导弹出厂或装在发射架时呈一定角度,点火后一头朝目标方向冲出;“站射”(垂直发射)则是导弹竖直放在发射筒里,先直上升空再根据雷达指令转向目标,或者先喷一股力把导弹弹出箱外再点火。
哪种更好并没有绝对答案,关键看作战需要。决定因素之一是“保护圈”——也就是导弹要护卫的距离范围。红旗?7的拦截半径偏小,专门对付贴近地面、突然出现的低空威胁,敌机或来袭弹药距离近、变化少、时间紧迫。这种场景最重要的是速度:锁定方向后导弹能马上冲出去,省掉先爬高再拐弯的时间,几秒钟就可能决定成败。所以倾斜发射在这种“近身”拦截里非常合适——起手快、反应直观。
展开剩余69%而红旗?17的射程更大,承担的是近域但更广的防空任务。目标距离较远、机动性更强、攻击可能来自多个方向:这就需要导弹有更大的机动和全天候覆盖能力。垂直发射的优点在于发射单元不受初始朝向限制——导弹先竖直升空,之后各自转向雷达指示的目标,可以实现360度覆盖,用更少的发射单元应对多方来袭,抗“饱和攻击”的能力更强。
另一个重要技术因素是“推重比”——发动机推力与导弹重量的比值。竖直发射时,发动机的推力主要用于克服重力,方向上比较经济;而倾斜发射会产生额外的侧向力消耗,需要更大的推力或牺牲燃料/弹头来补偿。因此在发动机小、推力受限的年代,很多导弹采用倾斜发射以降低技术门槛;发动机和控制技术进步后,垂直发射才更普及。
发射方式还与发射装置本身密切相关。便携式、单兵携带的防空器材要求简单、轻便,发射装置不能复杂,通常直接倾斜瞄准扣扳机就发射;而中大型系统常用的“储运一体化发射箱”可以设计成冷发射或热发射两类:冷发射常用于垂直/弹射方式——用高压气体先把导弹顶出箱外再点火,减少箱体受热损伤,但结构复杂;热发射则是在箱内直接点火,结构简单但需隔热和排气设计,常用于多联装倾斜发射以提高整体效能和成本利用率。
再看平台限制:舰艇、潜艇、陆基发射平台的空间布局不同也会影响选择。早期军舰甲板和舰体并未为垂直发射留出空间,只能布置倾斜发射架;随着舰船设计进步,新造舰普遍预留垂直发射单元,垂直发射在海军武器系统中逐渐成为主流。
总结一下:导弹发射姿势不是“导弹偏好”或随意决定的,而是根据任务距离、反应速度、发动机性能、发射装置设计和发射平台等多方面权衡的结果。红旗?7之所以多用倾斜发射,是为了在近距、时间紧迫的场景里快速拦截;红旗?17采用垂直发射,则更适合覆盖广域、面对多方向威胁的防空任务。不同需求造就不同方案,各有优劣,各自为战。
发布于:天津市